
多发性骨髓瘤中国患者的发病年龄平均是58岁左右,年轻人少见。在美国,多发性骨髓瘤生存率正在逐渐增加,现在已经从70年代的26%,涨到了近60%,翻了一倍有余!这个数字肯定还会继续增加,因为近几年是多发性骨髓瘤新药爆发期,几乎每年都有新疗法出现。它们作用机制不同,各有特点,给患者带来了全新的希望。
但很不幸,中国的情况就差多了。很多人由于没有规范治疗,生存率显著低于发达国家。无论是患者,还是基层医生,大家对它的认识度都太低了。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老龄化,可以确定的是,多发性骨髓瘤肯定会越来越多,绝对不应该再被忽视!
以前,全世界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主要靠化疗。但问题是,传统化疗的效果并不是很好,很多人无治疗反应。更重要的,是传统化疗副作用太强,很多年龄大的患者承受不起。虽然骨髓移植是一个选择,但由于患者年龄大,身体状态差等原因,适合骨髓移植的人并不多。这种种原因,导致多发性骨髓瘤治疗效果一直都不好。
幸好,2003年以后,制药公司开发出了免疫调节剂(比如来那度胺、沙利度胺)和蛋白酶体抑制剂(比如硼替佐米、伊沙佐米)等新型靶向药物,效果明显比单独用化疗好。慢慢的,它们在欧美逐渐取代了化疗成为标准疗法。现在对付多发性骨髓瘤主要是靠组合疗法,“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剂+糖皮质激素”是个标准治疗选择。
来那度胺是一种免疫调节类药物,已被批准用于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套细胞淋巴瘤等疾病的治疗。相比其同类药物沙利度胺,来那度胺疗效更佳,副作用更小。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免疫调节、抑制血管新生和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
在新药的加持下,发达国家晚期患者平均生存期已经接近5年,活8~10年的也并不罕见。更重要的,患者生存质量也不差。通常用药起效后,症状很快就能得到有效控制,骨痛消失,贫血改善,肾功能恢复。以前只能躺在床上的患者,现在还可以回去上班。
如果您需要病历翻译服务,可点击下方咨询,或拨打4006570919。
联系方式 【微信:hjjk1002】【微信:hjjk0006】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