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直肠癌的起因有多种,包含遗传因素、环境因素、饮食习惯、生活习惯及压力等。近几年来根据国内外的研究都指出肠癌与饮食习惯最有关联,尤其「肠道菌相与疾病」的研究,可说是2017年最亮眼的重点,国际指标期刊《Nature》一年内针对肠道菌相,就发表超过40篇的重量级论文。这些研究为肠道微生物如何广泛影响人体消化代谢、免疫调节、内分泌调控及神经系统,提供了坚实的科学左证。美国NIH也在《Cell》上发表,肠道菌帮助小鼠对抗流感病毒与大肠癌的侵袭,而同年11月《Science》同日两篇论文更证实人体肠道菌相可以调控宿主免疫,大幅加强肿瘤免疫检查点疗法的疗效。以下这些饮食知识乐于与大家分享,有的食物可以的话尽量少吃或不要吃,有的食物建议多补充多吃,希望国人将知识化为常识,未来能减少大肠直肠癌的发生。
尽量少吃或不要吃的食物
1. 动物性饮食:营养学的爱因斯坦,柯林.坎贝尔在「救命饮食」《The ChinaStudy》书中提到「肉、奶、蛋」动物性饮食与疾病的关联。最容易罹患慢性病就是吃最多动物性食物的人,就算只摄取少量动物性食物,也有负面效果。此外教科书也提到肠癌与高动物性饮食的相关性。高动物性饮食致癌主要原因分析如下:1). 动物性食物含大量环境致癌物 : 因为大环境工业污染严重,动物性食品容易经由食物链的浓缩作用,累积许多环境致癌物质如:戴奥辛(dioxin),dibenzofuran与PCBs,其中以牛肉、奶油与淡水鱼最多。2). 动物性食物经由烧烤产生致癌物 : 肉类经过高温油炸烧烤(150度x2分钟)就会产生致癌物:异环铵(Heterocyclicaromatic amine=HAA)与多环芳香烃(polycyclicaromatic hydrocarbonhydrate) ,一公斤烧烤红肉的致癌物含量,约等于600枝香烟的含量,吃1支烤鸡腿约等于吸80支香烟。3). 动物性食物利用加工添加硝酸盐保鲜:特别是香肠、腊肉、火腿,这些硝酸盐经肠道细菌代谢后会产生硝氧化合物(NOscompound),是很强的致癌物质。有好几位30岁以下的非遗传性年轻肠癌患者,发现他们均喜欢吃烧烤加工肉食,这样的饮食容易发生肠癌。
2. 其他不利健康的食物:1). 含黄鞠毒素:荫瓜、荫豆薣、酱菜、酱瓜、豆瓣酱、豆腐乳、臭豆腐、味增、咸菜、笋干、花生与花生类制品等。2). 人工添加物食物:(含硼砂、二氧化硫、亚硝酸盐、防腐剂、人工色素):黄面条、鱼丸、贡丸、泡面、化学酱油等。
对健康帮助很大建议多补充多吃的饮食
1. 生机饮食 : 英国 Dr. NormanWalker(1866-1985) ,活了119岁,一生都在提倡生机饮食,当然严格的生机饮食在现今环境下是不易达到的〈包括完全不吃动物性食物,不吃人工干扰与精致加工的食品如:农药、化学肥料、化学添加物、辐射线污染的食品〉。可尽量朝这方向开始以渐进方式来进行之。原则上尽量以最天然方式生食或熟食新鲜、有机、洁净的蔬果、五谷杂粮、海带、紫菜、发菜。食用深绿蔬菜及水果,可以获得充足的胡萝卜素及维生素C,以预防体内过氧化物质及致癌物质的肆虐。另外蔬菜及水果富含纤维质可促进排便,减少便秘的发生,得以改善肠道菌丛生态,减少有害菌所产生的致癌物,预防大肠直肠癌的发生。
2. 益生菌与益生质(被忽略的重要营养素)1) 益生菌:人体肠道中有400-600多种菌,其数目高达100兆以上,肠道菌分为益生菌、坏菌及中间菌。随着饮食习惯、生活作息、睡眠质量、运动习惯、心情变化…等等因素,让肠道坏菌的数量开始超过益生菌,而且抗生素等药物的服用与必要的医学治疗,更是让肠道益生菌快速消失的原因。
肠道中益生菌少、坏菌多,饮食过程在肠道留下的食物残渣,将被坏菌发酵而产生腐败物质,其产物就是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的毒素,例如:氨、硫化氢、吲哚(indol)、靛甘( indicant)、腐肉素(putrescine)、尸毒素(cadaverine)、神经碱(neurine)、亚硝胺、酚酸、二级胆汁酸等,不但使免疫力降低,还会导致多种癌症及造成肝脏伤害,进一步产生「肠漏症候群」。
「肠漏症候群」:初期先使肠子蠕动迟缓、无力而产生腹痛、胀气症状。毒素积在大肠由粘膜吸收经肝门静脉进入肝脏,当肝脏无法完全解毒时,毒素会循环全身。除了有全身不对劲、情绪不稳定、易怒、神经质、对工作失去兴趣、注意力不持久集中、消极、缺乏活力等慢性精神中毒症状之外,也造成周边神经症状(背痛、腰痛、偏头痛)、中枢神经症状(睡眠障碍、晕眩)、自主神经症状(血管痉挛导致晕眩、呼吸短促、胸痛、手脚冰冷、盗汗)以及免疫失调(气喘、食物过敏、荨麻疹、慢性鼻窦炎、湿疹),乃至渗到皮肤,产生舌苔、口臭、身体异味、挫疮、红疹等症状。
肠道益生菌会产生许多对人体友善的成分,例如:乳酸、短链脂肪酸、酵素、天然抑菌素…等等。益生菌产生的乳酸可降低肠道的pH值,使坏菌不易生长,且益生菌所制造的天然抑菌素亦可直接消灭坏菌,当坏菌的生长被抑制,体内毒素的生成量自然也跟着减少。
肠道益生菌产生的短链脂肪酸,如乙酸、丙酸及丁酸,能够促进大肠黏膜细胞生长,并与特定肠细胞受体结合,使这些肠细胞生合成血清素,进而刺激肠道蠕动、加速肠道毒废的排除。血清素分泌量的多寡,影响了肠道排毒能力,血清素分泌量越多,刺激神经传导的作用越大,大肠收缩与蠕动能力也越强。
肠道益生菌细胞壁上的多醣体成分可活化免疫作用,当肠道益生菌数量增加时,肠道黏膜分泌免疫球蛋白A数量也会增加,免疫球蛋白A是肠道中最主要的抗体,可与病毒及病原菌结合,抑制细菌及病毒附着于肠道上皮细胞对人体造成伤害。肠道益生菌产生的短链脂肪酸,经研究指出可被运送到肠道黏膜的基底层,激活免疫细胞,使肿瘤细胞死亡。临床研究亦显示,肠道中丁酸的浓度越高,大肠癌的发生率越低。
2) 益生质:增加肠道益生菌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直接补充益生菌,例如饮用含有乳酸菌的饮品或保健食品,但是研究发现外来的益生菌相当脆弱,难以通过胃酸及胆碱的考验,因此在经过胃与小肠之后,这些益生菌的活性就丧失了。如果应用生物技术包覆的益生菌,确实可增加活菌通过胃酸及胆汁的数量,然而,这仍是外来的益生菌,无法长驻于肠道,因此产生的功效总是很短暂,无法彻底改变肠道健康。有鉴于此,更多科学家投身研究改善肠道菌相的方式,发现与其补充外来益生菌,不如补充肠道内原生益菌的营养素,而这养菌的物质被称之为「益生质」,这些益生质不受胃酸、胆盐及温度的破坏,可直达肠道作为肠内原生益菌的营养来源,协助肠道益生菌壮大繁殖;由于原生益菌原生于肠道之中,故补充益生质所提升原生益菌的数目与效能,其效用较为长久性的。
益生质的类别包括纤维类、寡醣类及「益生原」,纤维类及寡醣类属于早一代的益生质产品,利用肠道难以消化的特色,达到促进肠道蠕动的效果,这类型的益生质需要较长的时间达到功效,因肠道益生菌需24至36小时才能充分利用这类益生质,在使用的过程会有气体的产生,所以人体容易出现腹胀或排气的现象,而肠道敏感者也有可能出现腹泻与腹痛等不适情形。「益生原」:属于新一代产品,仿真肠道环境并以益生菌发酵而得,此发酵产物因分子小,故可直接被肠道益生菌使用,肠道益生菌则能快速得到所需营养,经实验证实其效果及速度均比益生质高出百倍以上,且服用过程不会出现腹部产气情形,让补充者的舒适性提升许多,是有效制造良好肠道环境并保持肠道健康的重要元素。
绘佳医疗www.zhonghuijia.cn
专注于为大病患者减轻治疗花销
打造全民健康管理体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