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在肺癌中的应用,晚期肺癌的治疗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靶向治疗在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中取得了突破进展,治疗前需对肿瘤进行驱动基因突变和重排的检测。
其中至少应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间变性淋巴瘤激酶基因、ROS1、RET、METExon14和BRAFV600E等。针对驱动基因阴性的患者以及靶向治疗失败的患者可选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标准的含铂双药治疗。
免疫治疗的缓解率(ORR)较低是其短板。一线单药治疗选择人群的ORR为45%,二线治疗ORR仅为20%,即使是联合治疗也只达到了47.6%。
不仅如此,免疫治疗同时也存在着疾病超进展(6%~29%)和假性进展(4.5%)的风险。因此,临床肿瘤学家一直期望将常规治疗手段与免疫治疗结合,以期提高疗效。
2018年是免疫联合治疗数据大爆发的一年。在前期Keynote-021G和IMpower150研究的基础上,针对非鳞状细胞NSCLC的Keynote189、IMpower130和IMpower132以及针对肺鳞癌的Keynote407和IMpower131等多项Ⅲ期临床研究均不同程度地提示化疗与免疫联合能提高NSCLC患者的ORR,显著降低疾病进展和死亡风险,且耐受性良好。
目前,化疗+免疫治疗作为驱动基因阴性的晚期NSCLC的一线治疗选择已被写入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但是,化疗+免疫治疗是否需要进行人群选择?
化疗作为免疫的助攻是否需要调整剂量?两者是同时联合抑或序贯治疗?联合时化疗药物及免疫药物该如何选择?这些问题都值得关注和进一步研究。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