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休职工姚老伯,以前是位退伍军人,平时也经常锻炼,因此身体一直很棒。2年前逐渐出现腰背疼痛,但他一直不以为意,2月前,他发现自己双下肢开始出现浮肿,没走几步路就喘得慌。这段时间姚老伯多次就诊于骨科、心脏科、呼吸内科等,吃过不少药,但症状却始终没有得到缓解,下肢浮肿逐渐加重。
姚老伯辗转来到医院肾脏科专家门诊,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接诊医生敏锐地察觉到问题所在,并开具了血液、尿液、骨髓、腰椎磁共振等检查医嘱。大家不禁要问,胸闷气短、浮肿、腰背痛为什么要做骨髓检查呢?待检查结果出来,姚老伯最终被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 随后姚老伯转诊至医院血液科,经过精心治疗,姚老伯的病情逐渐得到了控制。出院以后,姚老伯严格遵照医嘱治疗和复查,病情一直保持稳定。如今,姚老伯又能和朋友结伴出游,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何为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是由于体内合成和分泌免疫球蛋白的浆细胞发生恶变继而大量异常克隆性增殖所导致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目前尚无法治愈。 其多见于中老年人,高发年龄为40~70岁,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 在部分地区其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发病率仅次于淋巴瘤。我国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率约为十万分之一。 多发性骨髓瘤的典型症状可以称之为“CRAB”症状,即血钙增高(calcium elevation)、肾功能损害(renal insufficiency)、贫血(anemia)和骨病(bone disease)。 多发性骨髓瘤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各异。在被确诊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首发症状多种多样: 有些患者以腰腿疼痛起病,进行性加重,直至卧床不起,甚至发生病理性骨折,患者起初常至骨科就诊而延误诊治; 有些患者是在体检中被发现有贫血、蛋白尿、肾功能异常,甚至浮肿而反复就诊于心脏科或肾脏科。 由于多发性骨髓瘤爱“伪装”,故患者常被误诊为慢性肾炎、营养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肝病、转移癌、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腰肌劳损、颈椎病等其他系统疾病。 新药不断问世,预后明显改善 过去,多发性骨髓瘤的主要治疗方法是化疗,但总体疗效欠佳。近10年来,随着分子靶向新药如蛋白酶体抑制剂和免疫调节剂的问世,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已得到显著改善,平均生存期延长至5~6年。因此确诊后患者应该正视疾病、树立信心,配合医生积极治疗及定期随访,同样可以向健康人一样拥有很好的生活质量。 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诊疗技术的不断提高,部分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如多发性骨髓瘤已经像高血压、糖尿病这样的慢性病一样可控、可治,患者不必过分恐惧。 中老年人应当养成定期体检的好习惯,在血常规、尿常规等常规检查中往往就能捕捉到疾病的“蛛丝马迹”。 中老年人若出现不明原因贫血、乏力、反复感染、双下肢水肿、泡沫尿、全身骨痛等症状时,应“多长一个心眼”,去医院进行免疫球蛋白定量检测、血尿蛋白电泳结合血尿免疫固定电泳等检查以排除多发性骨髓瘤。
绘佳医疗www.zhonghuijia.cn
专注于为大病患者减轻治疗花销
打造全民健康管理体系
热门评论